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做最好的自己 ---- 天晴

誰能數得清自然界有多少種花?牡丹、月季、芍藥、茉莉、紫荊、海棠、玉蘭、菊花、荷花、梔子花……還 有許許多多叫的上名和叫不上名的花,姿容百態、形象各異,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花世界。即使同一種花也因氣侯、土壤、特徵的不同而分成許多品種,單說牡丹就有 上千種之多,同樣是雍容華貴、富麗端莊,卻也分成白、黃、粉、紅、紫的不同色系,還有單瓣、複瓣、重瓣的不同瓣形,有高的,有矮的,有一枝獨秀的,也有聚 叢而長的,各有所異,不一而足。

    
世界原本就是這樣多元化,沒有兩顆完全相同的花,也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命特點與人生旅程,你永遠是你,他永遠是他,正是由於每個人的千差萬別才構成了這個繁榮的人類社會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說過:「良匠無棄才,明主無棄士」,「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製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栱角。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由此可見,在英明神武的太宗眼裡,每個人雖不同,卻各有其適合的位置,在流傳千載的儒家傳統文化著作《禮記》中也蘊含著地生萬物而井然有序,各得其宜的普世之理。


    
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無需去豔羨或追逐別人的足跡。以達觀的心態看人生,便可少些東施效顰的煩惱,多些自得其宜的樂趣。每個人的出身、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事業成就都各有千秋,相形高下,你一直在扮演著上天賦予你的唯一角色。或許我們無法改變這樣既成的軌跡,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更好的走完人生的這一過程。


    
無論貧窮和富有,無論山間小民抑或位傾朝野,或學富五車或目不識丁,但請別忘記,你都是世間的唯一,只需牢記真誠、善良、忍讓這個宇宙間永恆的旋律,他定會幫助你譜寫一個生命不朽的傳奇。

一念間 人生的轉變大不同

會員:劉鄭x 11年次()
贊助人:劉先生() 台北市內湖區
劉先生在民國85~87年間運作台北高價位的傳銷公司(三光xxx)達到該公司的最高位階:三星GRM,那時的月收入達500萬以上非常的風光於一時,但該公司不久就面臨解散關店的命運。
收入突然中斷後,為了要繼續賺錢,乃陸續投入了多家的傳銷事業,而且都是誤投入了資金盤詐騙的公司;旋轉一段時日後,天不從人願,所從事的這些公司都短命夭折,因為投入的資金都相當龐大,還沒回收成本那些公司就宣布倒閉,過去所賺的金錢都賠光血本無歸外,不久自己也即面臨了極大的財務上危機。
當初所賺到的錢通通賠光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從事社區管理員工作,月入大約2萬元而已卻也還能安貧度日;但面對家中重病老母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每月的經濟真的非常拮据,因為是獨子又無兄弟姐妹的支援下,每月微薄薪資是無法負擔;經由同宗的志工劉先生於1008月初介紹來21世紀綠園職工福利部,了解了一般家庭彼此互助的福利專案,對貧困家屬的確是很好的幫助;
劉先生很想將母親加入會員與大眾結贊助的善緣,却礙於每月的收入很有限,遲遲又不敢加入,經由了解中可以藉由分享親朋好友來參加會員與大家結善緣互助,就可獲得額外的勞務收入來源,於是乎短短幾天內即分享了12位善心友人來參加互助,領到一些車馬費後在100816日順利的將母親加入會員,開始了贊助的義行。
每月志工的勞務收入雖然不多卻已足夠繳納母親的贊助金,還剩下一些金錢對其生活不無小補。1028月其母病逝,當劉先生來到職工福利部親領慰助金時,拿著那一疊厚厚的鈔票就當面的感謝上蒼,還好有參加21世紀綠園互助的福利專案,否則就得要去借貸措籌喪葬費了。

其後以感恩的心進入了志工的行列,繼續再分享給有需要的家庭,來參加福利專案,現在每月的額外勞務收入也並不輸給社區管理員工作的薪資收入;這就是典型的自助,助人,人助的互助的精神了。
一念之間 天堂地獄之別
!不要!之間也是如此了!敬請細細思維  謝謝!

諮詢志工專線:  亞太0980333119

如果您的〝銀髮長輩〞或是〝重病體〞的家屬,能夠領到一份慰助金,對後續生活不無小補

您好!請問:
您的家族裡有銀髮長輩嗎?超過 70歲?  80歲?  90歲? 100歲? 
          您希望老人家能夠更健康更長壽嗎?

或是:您的家族中已經有人得重症的嗎?,
          正在與病魔抗爭搏鬥的嗎?
例如:先天性疾病, 精神疾病, 意外重殘, 憂鬱症,中風, 癱瘓 
         高血壓,   糖尿病,   心臟病, 植物人,癌症, 洗腎
           您希望這些得重症的家屬不會那麼痛苦嗎?
           您希望這些重症家屬早日康復嗎?

我知道您的醫藥費負擔很沉重!
我知道長期看護費用也很多!
我知道您內心的壓力更大!

您知道是否有互助的平台嗎?
您知道贊助的金錢從哪裡來嗎?
您知道又是誰會給你錢嗎?

我知道您可能並不知道有什麼單位能協助的,是嗎?

如果您的〝銀髮長輩〞或是〝重病體〞的家屬,
每一位您都可以,以家屬的身分申請結案時,最高限額可領到69萬元的慰助金,
您會願意提出申請嗎?

慰助款的金額,數字雖然不大,但至少對家庭後續生活不無小補。

您想了解嗎?
或是,您可以將這一份的福音,轉送給您身邊有需要的人好嗎?
敬請與我們聯繫,讓我們一群人與您互助相扶持好嗎?

我們的單位:
從91/04/02開始服務到現在已經超過11年了,
每年大約幫助了約200多個家庭,得到安定!!!

諮詢志工專線: 0980333119

有熱情才能創造奇蹟 邁向成功 ---- 轉載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98%的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厭倦和不喜歡。為什麼我們工作的時間愈來愈長,而實際上,工作卻離我們愈來愈遠?答案是我們缺少了工作的熱情。熱情是一種高昂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它既基於內心又顯露於外表,在熱情的驅動下,我們開始打從心裡喜歡工作,往往可以建立很多豐功偉績,創造無數的各界精英。愛默生曾經說過:「沒有熱情,就沒有任何事業可言。」工作能否做好,熱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事業成功的人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一種因果關係:充滿熱情,工作就會更精采。比爾.蓋茲曾經說過:「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正是這種對工作的熱情,推動著他成功地創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在36歲時成為世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並一度榮登《富比士》雜誌年度全球富豪榜首位,也成為人們心目中財富和成功的象徵。

熱情是進取的強大動力,有了熱情才可能給自己接受挑戰的信心,給人解決難題的力量。有了熱情,我們可能對自己的工作樂此不疲,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勇氣與信念,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最終取得成就。

如果一個人缺少熱情,就會整天無精打采,甚至怨天尤人,他們就算不會犯什麼大錯,但也絕不會做出有創造性的成績來,同事不喜歡只會忿忿不平又缺少熱情的人,主管也不會重用滿腹牢騷又委靡不振的員工,職場的獎賞規則就像一位企業家所說的那樣:「想要獲得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獎賞,你必須擁有過去最偉大的開拓者所擁有的,將夢想轉化為有價值的滿腔熱情,以此來發展和銷售自己的才能。

熱情不是什麼難以激發的神祕力量,也不是喪失就不會再來,它就在我們的心底,只要你想就可以重新回來,給予我們工作的動力。工作就像爬山,需要有目標,當你看著山頂的那一刻,心中便有前行的衝動,但到達山頂後,短暫的喜悅後便是新一輪的迷茫和徬徨。因此,想要保持長久的熱情,不但要給自己訂一個目標,而且還要不斷的確立新目標。目標的確立讓工作有了方向,工作的完成給了自己成就感,當新的目標再次出現在面前時,新鮮感又推動自己繼續前行,因此,目標是保持熱情的一劑良藥

工作的態度決定工作熱情,如果你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和日復一日的苦役,那麼必然不會有工作的熱情,但是你若把工作當作自己展示才華、實現價值的機會,或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事業來做,那麼熱情一定永遠伴隨在你左右,工作也將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當然,好的心態也來自於正確的選擇,你一定要及時認清自己的特點,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職業,多問自己幾遍:我現在能做什麼?我將來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又能做好什麼?要是叫你把一份你認為無足輕重的工作當作事業來做,肯定是痛苦的。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你才會以最大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然後不斷努力、爭取成功,最終將這份工作當成了一生的事業,並永保熱情、樂此不疲。

當你真正把工作當成了一輩子的工作時,你已經開始真正喜歡上了它,但是,你愈喜歡自己的工作,就愈是積極的面對,拚命的去做,一旦超越某種極限,動力可能就變成了壓力,壓力將會成為熱情的阻礙。因此,要學會釋放壓力,面對壓力,放鬆心情,並保持永久的熱情。

熱 情是可以傳染的,如果我們能夠與熱情人士為伍,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態度,感受他們激揚的熱情,揣摩他們對事業的追求,不久自己也會感到胸前澎湃,熱情似火。 熱情是一種力量,工作需要有熱情相伴,有熱情的工作是人生的享受,工作著、快樂著。有熱情的時候就有了無限的動力,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工作著、輕鬆 著。在熱情中創造工作的奇蹟,在熱情中邁向成功。

尋求一片天空:妥瑞症患者的故事

李秀妃(台東大學特教系助理教授)

    布萊德的小名叫波波,6歲時發病,開始發出像狗的叫聲,臉部也會有抽搐好似做鬼臉的表情,但是這些都是「非自主性」的行為,波波本身並不喜歡發出怪聲,擾亂大家上課或看電影,或是讓別人誤以為他很「白目」,喜歡在不適當的時機做一些表情。因此,不難想像波波的成長過程是如何飽受旁人異樣眼光,同學、鄰居的排擠,老師的誤解與處罰,甚至父親的不諒解等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波波認為,他的成長過程,只有住在他裡面會怪叫、亂動、做鬼臉的「好朋友」一直伴著他,縱使他的母親很支持他,可是他還是覺得孤單。

    波 波一如往例,又被老師誤以為故意發出怪聲影響上課,所以請他到麥爾校長室報到。校長沒有責罵他,問他是否要參加學校的音樂會,波波不想讓自己的怪聲破壞音 樂會的氣氛而一口回絕。但是,校長命令他一定要參加!音樂會中大家不斷的聽到「怪聲」,有人知道是誰發出的,有人皺起眉頭到處張望,想找出掃興鬼是誰。好 不容易,音樂演奏終了,波波的怪聲音在大禮堂裡聽起來格外響亮,波波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鑽進去躲起來。校長請他上台,給他機會向大家說明他的「病症」,結果博得大家的滿堂彩,以及最重要的──諒解。

    波波感慨的回想這影響他一生的重要時刻「課」:「說幾句話,教育一下,就像開啟那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教育的力量,就是這樣, 波波自此將當老師視為他終身的職志!無論有無妥瑞症,他一定不讓它打敗。波波大學畢業開始找教職工作,卻一路碰壁。大多數小學的校長都懷疑他是否能教學 生,因為波波的「特徵」會被學生嘲笑,會被家長、其他教職員懷疑干擾上課、妨礙學習。波波連試教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否定了。

    我們不禁要問,這是真的保護老師免於受挫?保護學生不受干擾可安心上課?還是保護校長免於惹麻煩?縱使美國法律保障波波求職時不得受身心障礙影響,但是,這些校長還是只看到他的「障礙」,所以波波在情緒激動之下,症狀更嚴重,表現更糟,沒有被錄取,自信心也連帶嚴重受創。

    天無絕人之路,山景小學的校長、副校長、老師們一致認為應該以身作則,教學生「接受不同」的人事物,願意給波波機會。面試時,波波被問到為何想成為老師?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師?他回答:當老師是他畢生最大的願望,他希望即使學生有所不同,也要給他學習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發揮所長。他的教學熱忱,不是來自以前老師們的鼓勵,而是把過去打擊他的刺激化為力量,波波並不想像那些教過他的老師們。不過,他對麥爾校長是深懷感激的。

    波 波很快地就和他的學生打成一片,並取得學生的信任,還得到喬志亞州的超級老師獎,最後他和父親對峙的關係也獲得改善。原來他的父親多年來一直深信自己把妥 瑞症「遺傳」給了兒子,父親一輩子是很棒的工程師,擅於修東西,但是,他為不能夠把兒子的問題「修好」而頗為自責,與家人的關係惡劣,也因此離婚。波波告 訴他:「你的兒子不是機器,不能用修的。」這很值得家長、老師們反思,我們是用什麼態度、想法對待我們的孩子、學生? 希望這個故事能帶給老師們(包括學生教師、繼續奮鬥考試的準教師、在職教師),一些感動和教學熱忱,再度提醒深思二個問題:為什麼你要當老師?你要當什麼樣的老師?

【版主的話】教師是一種志業?還是一門行業?

5年級生的我 從小學就被迫要去思考 老師補習的問題

印象最深的是 級任高姓老師 因故不在家

120名同學在老師家的巷口嬉戲追奔

教務處藍主任還受高老師之託 前來關切安撫 深怕引起督學來查處 ----

另外 督學來校查處『課外參考書』時的風聲鶴唳 也令人印象深刻 ----

所以 不禁會想 為什麼 教育局一套 學校另一套 老師再一套

長大後就知 教師是一種志業?還是一門行業?

也許 在作一門行業養家活口之餘 也要當作一種志業來奉獻吧

總之 學生有無參加老師您的補習 希望您都能一視同仁

差別心莫太明顯 幼小的心靈是敏感又容易受傷的

無價的饋贈 ---- 若馨

陽光,是無價的。芸芸眾生,沒有誰能夠離開陽光。然而,從小到大,有誰為享受過的陽光支付?慷慨的陽光,既照耀著豪華別墅,也照耀著農家小院;既照耀著王公貴族,也照耀著乞丐平民……

空氣,是無價的。沒有空氣,無人可居住在地球。可從古至今,有誰為這不可缺失的空氣買單?從默默無聞的百姓,到叱吒風雲的將軍;從販夫走卒到明星政要,無不自由的呼吸著充盈天地間的空氣。

父母情,是無價的。生命來到世上,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那是一份深入血脈的不求回報的關愛。父母的這份愛,不因孩子的成年而貶值,更不因父母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還活著,這份愛就始終如一。

友情,是無價的。寂寞時默默陪伴你的那個人,摔倒時向你伸出手的那個人,傷心時安慰你的那個人,可曾將他的付出折合成現金,然後要你付錢?

親情,是無價的。那份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摯愛,是生命最深切的慰藉與最堅實的依靠。而這一切,是無價的,更是金錢換不來的。

目標,是無價的。無論是錦衣玉食的王子,還是衣不蔽體的浪兒,只要願意,就能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既可以偉大,也可以平凡;既可以輝煌,也可以樸素。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擁有。

還有信念,還有希望,還有意志、夢想……都是無價的,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得到。還有春風,還有細雨,還有皎潔的月光、燦爛的星輝……,世間多少滋潤心靈的美好風物,都是無價的啊!

陪伴、關心,改善老人憂鬱 ---- 大紀元

【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

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針對輕微憂鬱傾向老人,提供心理健康介入方案進行監測,發現老人參與認知行為團體課程,其憂鬱症狀可明顯下降。陳品汎提醒為人子女者,應多陪伴老人、安排出遊,多點生活刺激,可有效改善老人家憂鬱傾向。

老年人的憂鬱傾向與可體松有關,陳品汎解釋,可體松是人類演化中的自我防衛功能,在壓力緊張時,人體會分泌可體松,使心跳加速、精神集中、肌肉緊蹦,全神專注以應付危險。憂鬱會產生壓力,會造成人體可體松分泌的升高,但在這群不與外界接觸的輕度憂鬱老年人身上,可體松濃度卻偏低。

為研究老人憂鬱與生物心理健康關聯性,陳品汎以此為議題展開研究;招募20位社區老人,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後則均完成憂鬱量表、睡眠品質量表及生活品質量表等心理測量,並採集血液及唾液檢查。對於實驗組提供心理介入,針對社區老人憂鬱症中的哀傷、睡眠障礙及功能損傷等問題,讓老人參與每週一次、一次2小時的認知行為團體課程,提供哀傷處理、放鬆心情及增進睡眠等技能課程,也帶領老人進行團康活動。

實驗結果出爐,在實驗組的老人憂鬱症狀明顯下降,可體松濃度從低下上升至正常濃度。針對這樣的結果,主持試驗的陳品汎表示,顯見外界的介入,可以有效改善老人的精神和生理憂鬱狀況。陳品汎提醒,家中如果老人家沈默寡言、不喜出門的,為人子女者應該特別注意,多陪伴、多帶父母出遊,可以有效改善父母親的生理精神狀況。

註:本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老人精神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6月號中。

富有不一定幸福,科學新證據!

【記者崔穎/編譯報導】
美國可能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國家,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美國人不是最幸福的。據《生活科學網》報導,最新研究證實,美國人平均生產總值最高,但在總體健康方面只排名十六,在積極享樂方面排名二十六。丹麥在健康方面排名第一,紐西蘭在積極情緒方面排名第一。不過,根據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所收集數據的分析,把一個國家的幸福程度與另一個國家相比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幸福主要涵蓋兩個方面第一,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第二,即時即地的享樂。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與收入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更富有的國家和個人會對生活更滿意。至於人們活得多開心(比如通過大笑和微笑來衡量),則主要取決於社會、心理需求的滿足,如社會支持、才有所用,而固守一份讓人麻木的工作就不行。
研究數據是於20052006年期間從132個國家的136,000多人收集的代表性樣本。在相對富裕的地區,研究者通過電話做調查;在鄉下或發展稍慢的地區,研究者選擇了登門造訪。受訪者在問答中用從0(最壞)到10(最好)的級別來表示對生活總體的滿意程度,還回答了關於前一天積極、消極情緒的問題。
平均說來,受訪者都比較幸福,自我評價目前的生活在中等以上,也經常體驗到積極的情緒,很少有消極情緒。雖然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自己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仍有25%的受訪者基本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對生活整體滿意程度與個人收入和國家收入都相關,說明社會狀況對人的幸福感有重要影響。收入相對較高的人,經歷的積極情緒也比較多,這與高收入、受到尊重、有自主權、社會支持、工作充實等相關。
研究者埃德‧迪納博士(Ed Diener)說:「大家都在關注收入和生活滿意程度。當然,越富有,人對生活就越滿意;但是,財富對幸福的影響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巨大。」迪納博士進一步解釋:「對生活滿意反映出人們是否已經在宏觀上實現了長遠的目標和價值,而積極的情緒卻是由小事引發的。受到別人支持、自己的才幹得以運用都會讓人感覺良好,這是促使人生存、繁榮所必需的。
迪納博士對研究結果總結道:「有些國家的排名確實讓人吃驚,最起碼如果我們假設金錢是所有財富的話。為什麼有些收入中等的國家如哥斯大黎加的人那麼幸福?相反,為什麼那些相對更富裕的國家如南韓的人卻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幸福?其中部分原因是社會關係的質量。
當 然,也有的地區如丹麥在總體滿意程度方面排名第一,在積極情緒方面卻排名第七。非洲更為貧窮的國家在總體幸福和即時即地幸福兩方面排名都居後。北歐和北美 社區等目前經濟更發達,但拉丁美洲在社會心理健康方面排名更前面。塞拉利昂的排名一直很後面,但其它國家排名則不一,如俄國和南韓在社會心理需求滿足和積 極情緒方面得分比收入方面低。
有經濟學家認為,金錢可以讓人更幸福,因為有錢了人就可以滿足基本需求。迪納博士寫道:「金錢是很多人或者說大多數人都想要的。」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會用經濟上的成功來衡量自己到底有多成功以及生活有多幸福。但是,人一旦脫離貧窮,錢的力量就沒那麼大了。

這項最新研究說明,金錢和幸福之間的聯繫超越了基本需求。雖然富有或許會讓您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對幸福和滿足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們更應當用心去充分的享受人生
【版主的話】
        林語堂認為,不用太有錢,只須滿足一年出國23次旅遊的經濟能力即可。
年輕時就把幽默大師林語堂的作品瘋狂地瀏覽一遍,得到跟大師近年來的結論相似,當然啦,2030年前的臺灣,錢淹腳目,滿足生存基本需求是相當容易,對物慾指數極低的我,當然不認為金錢可以讓人更幸福,的確,人一旦脫離貧窮,錢的力量就沒那麼大了。

領受上天的美意

文/方靜

新學期開始,選填社團是孩子們的大事,每個人都非常關注。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雖然,事先已說明校方不克面面俱到、符合理想的難處,希望大家能平常心看待,欣然接受最後權宜分發的結果。但是,123歲的孩子面對意外的變局,還是無法雲淡風輕、泰然處之。如願者,手舞足蹈、歡喜雀躍;失意者,眉頭深鎖、滿面寒霜,高興或者不高興的心情儘顯露在臉上。頓時,教室裡熱鬧非凡,呈現出「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景象!

然而,不一會兒工夫,天真單純的孩子,已將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下課時間,個個興高采烈玩得不亦樂乎。唯獨Joe一臉悻悻然,坐在角落似乎在生悶氣。近身詢問,果然是社團事件的緣故,拍拍他的肩膀,輕聲安慰道:「別沮喪,或許上天另有安排,別有美意,你會在新社團裡,遇見生命中重要的人!」語罷,他默不作聲,但是臉上的怒氣像是緩和了一些。隔天,再探狀況,他神采奕奕的表示:不必再作更換了,因為好友也在新社團中!

其實,孩子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大人們相同的窘境。反躬自省:我們不也是常常如此回應生活中的遭遇嗎?甚至力道往往是更加激烈、強硬呢!《聖經.傳道書》中談到:「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試問:何以不能參透呢?因為愚迷於世間,被表相所惑、所困、所苦,致使惶惶終日、無法跳脫超越。所幸神慈悲於人,賜予參悟的機緣,然而在參透覺悟神意之前,就是獸身負隅頑抗的一段顛顛倒倒、跌跌撞撞的歷程。根器淺薄者,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後抑鬱以終;根器深厚者,不屈不撓、千錘百鍊而後豁然開朗;至於能夠高瞻遠矚、洞燭機先的大根器之人,那就更是寥寥無幾了。因此,化危機為轉機、視苦難為祝福的故事,格外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猶如暮鼓晨鐘一般,帶領著我們前進,而這些人,也是上天另類的安排,特別的美意。

哈佛法學博士,育有智障兒,還不忘激勵人心的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先生,在《給愛子的公開信》中提到──「這是祝福不是詛咒」、「什麼是巨人般的毅力」、「痛苦多源於太愛自己」以及「我們更要尊重自己,雖然比別人付出了難以言喻的辛苦,但那只表示,自己比別人更堅強。有更大的毅力與耐心扛起這上天交託的擔子」……最後他分享了紀伯倫的一首詩:「這世界若沒有愛你的心與你愛的心,那你不過是一粒飄盪的塵埃。

還記得創辦台灣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纏綿病榻近半個世紀,卻依然筆耕不輟,著作等身鼓舞生命的杏林子嗎?《生之歌》、《生之頌》、《杏林小記》……是她悠悠吟唱的生命組曲;《感謝玫瑰有刺》是她笑談「行過死蔭幽谷」後即興的詼諧樂章;遺作《俠風長流》則是她樂觀豁達的人生讚美詩:「上帝什麼時候接我去,我不知道。對我而言,每一天都是生命最後一日,也是生命的第一日。因為是最後一日,更倍覺珍惜寶貴;因為是第一日,便仍有無限的期盼與展望……。的確,神為我這一生所預備的,是任何人都未曾想到的輝煌豐盛。」

原來,造物主無意要我們受苦,受苦往往只是一個過程,藉此幫助我們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並且肯定自己。而「苦難」也不是神造成的,它只是人心靈的一種感覺。明白這個道理,也就不難瞭解何以根器深厚者或是大根器之人,面對挫折、苦難能夠勇敢堅毅、百折不撓,因為他們深深識得:上天另有安排,別有美意!

最初的夢想 ---- 蕭玉

依稀可見的追尋

在歲月的年輪裡淺唱

看春天的新綠化做希望

秋日的楓葉沉澱為深紅的滄桑

夏雨滌蕩了塵埃

將一片潔白的寧靜交予冬來珍藏


這樣的四季

斑駁了多少離人的夢想

於是,我在醉和醒之間

細數著繁華殆盡的憂傷

風吹散了清愁

卻將遺失的美好展於心靈的案上


誰的羽翼又在指尖流淌

那一場飄零的溫暖

刺傷了記憶

卻依舊在地平線的盡頭輕舞

日落西沉後

留下的,唯有一抹如血的殘陽


誰將故事記載成一段長歌

誰在今生尋找來生的方向

縱蘭葉用凋零的生命護泥

薄暮亦將樹影染成昏黃

可那段長長的心路啊

卻冰封了歲月,鎖住了惆悵


生命本是一場別離

匆匆別過了昨日的時光

生命本是一曲優美的樂章

燦爛了年華

妝點著最初的夢想

身正心正 ---- 慕容飄雪

朋 友聚會,大家休閒的臥坐在軟軟的沙發椅上,而我習慣性的在哪兒都是直坐併腿的姿勢。很多不太熟悉我的人都常開玩笑的說:「你放鬆點好嗎?」我笑道:「我很 放鬆啊。」周圍人語:「幹嘛坐得如此正規?」我笑:「正規不好嗎?我這人習慣這般正規式的放鬆姿態。」也有熟悉我的人事後告訴我:「知道嗎?我當初一見你 就覺得人挺正,有不可冒犯的感覺……」

人 從小會形成很多習慣,記得小學時代,學校讓很多家長為學生買一種叫「挺胸架」的東西。把它固定在課桌上,正好挺住學生的胸膛,如果寫字時彎腰駝背就會被架 子擋住,父母也給我買了一個。其實這收效並不大,有的同學乾脆把下巴放在架子上,這樣完全沒用了。其實因為我自小學武術的原因,習武之人講正身正氣「頭要頂,身要正,腰要直,步要穩」。那時我默默自許:從現在起,無論坐還是站,一定直背挺胸,絕不輕易放鬆。剛開始一段時間覺的有點累,可是因為是自己定下的諾言,我默默堅持著至今,習慣便成自然。

古語道:「立如松、坐如鍾、臥如弓、行如風」。古人說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正的。行得正、走得正、坐得正、睡得正。當然腦袋也要正,整個人是正的。現 代人追求生活享受,有些人喜歡睡得舒服就買很軟的彈簧床,加之睡覺姿勢不正確,所以很多人會出現背腰椎不適的病狀。座椅也都是追求怎樣軟、柔、有彈性。而 古時候的椅子都是木頭的,讀書寫字都要講究靜心調息、坐姿端正。你現在隨意往大街上一瞅:有的人走路搖頭晃腦,有的歪肩斜背,有的拖腳駝背……姿勢各異。就表面而言,人的外觀舉止得體大方、高雅端莊也會給周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思維發出的信息是一種腦電波的物質存在,不管一個人想好的或者壞的事情,都會在相應空間留下能量。俗話說:邪不壓正。宇宙規律就是優勝劣汰,所以不符合宇宙本性的因素都會被歷史淘汰。你的思維要符合了正的宇宙本性,正念就會被加強。如果這個人正的思想很強,相應他所帶著的正的因素那個場也強大、純正。這種場可以把其它那些不夠純淨的因素歸正。這就是為什麼一個思維很純淨、正義凜然的人站在一些滿腦邪念的人中間,周圍的人會突然被制約住,想罵人、打人的念頭都轉變了。而人的言行是受思想所控制的。一個人的心正,行必正。而兩者間也是相互影響的。

               一個知識豐富、品行高雅的人也要有端正的舉止才會給人正氣感。《論語.顏淵》中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君子很自然的會透過看得著、聽得見、摸得到的言行舉止,讓人從他實實在在的表現感受到內在的真誠、善良和寬容諒解。如果沒有適當的言行舉止表現,就顯露不出正大光明的本性。

當一個人擁有純潔的道德、高尚的勇氣、高貴的尊嚴、樸實的端莊,伴隨著無畏、寧靜平和的氣質,就會使人感受到神聖的理性之美。心正身必正。所以每個人從自己的內心開始變得美麗祥和、純淨真誠、寬厚豁達,同時注意自己的修為,適當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當人人都修身養性的時候,整個社會才會真正的安寧、協調、寬容、祥和。

何權峰醫師:

我們的生命時時刻刻都有心念伴隨左右,心念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世界,更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觀感。於是你便會感覺某些事物使你快樂或悲傷,很苦惱或很平靜。無論是好的或壞的,全憑你所種下的心念。 

      當你改變心念,你改變想法; 當你改變想法,你改變態度; 

      當你改變態度,你改變行為; 當你改變行為,你改變表現; 

        當你改變表現,你改變人生!

播下心念的種子,你會收穫思想; 播下思想的種子,你會收穫行動; 

播下行動的種子,你會收穫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你會收穫性格; 

播下性格的種子,你會收穫命運。